泉州基层治理工作者组团赴浙江取经 为治基层赋新能
研讨班围绕“‘民情日记’的发展传承”安排了专题讲座。
学员们现场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基层治理的鲜活经验,5月12日至5月17日,由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市委党校主办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研讨班,于“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绍兴市委党校举办。
绍兴古称会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与泉州同列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此次专题研学,来自泉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近50名基层治理工作者,齐聚会稽山下若耶溪畔,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对标先进,查找差距,为强党建治基层赋能助力。
强化“充电储能” 练好基层治理“内功”
研讨班邀请浙江省委党校褚国建教授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讲座。大家纷纷表示,听完讲座后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和载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高质高效地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更有信心、更有思路。
同时,邀请了绍兴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沈立峰,做题为《机关党建工作实务》专题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做好基础版的机关党建工作和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提能升级等三个方面展开,引导大家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准、培育专业精神,推动机关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探索“枫桥经验” 借鉴基层治理“良方”
专题研讨班围绕“基层党建的绍兴实践与思考”举办了专题讲座。为推动学员更加深入、直观地学习绍兴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解锁绍兴最具影响力的“金名片”——“枫桥经验”,研讨班将课堂延伸到了村(社区)中,学员们通过走进枫桥镇和大渡社区,感受“枫桥经验”书写出的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源于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基层治理实践。学员们漫步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的手迹,重温“草根智慧”献计国家治理的往事,感悟“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历程。现场学员们通过学习长廊展出的全国64个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枫桥式”工作法,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和实践成果。
在大渡社区,学员们边走边听,学习大渡社区在社区治理领域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实地感受其紧扣未来社区创建契机,充分融合各类“新柯桥人”力量形成的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为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找到了新路径、新动力。
解锁“民情日记” 谱写群众工作“新章”
嵊州市是民情日记的发源地。本次研讨班围绕“‘民情日记’的发展传承”安排了专题讲座,深入阐释了不同时期“民情日记”的时代内涵。为了更直观、深刻地感受“民情日记”的实践力量,研讨班安排学员到嵊州市“民情日记”实践中心现场教学。
嵊州市“民情日记”实践中心位于发源地石璜镇雅璜村,集教育、展示、村部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功能于一体,展示了新时代“民情日记”工作的生动实践。在现场,学员们循迹溯源,接受初心洗礼,深入了解“民情日记”的诞生、传承与发展。“踏进百家门,方知百家情。从笔端到云端,每一种形式的‘民情日记’,背后都有一颗倾听民情、为民解忧的心。”近距离接触“民情日记”,学员们触动颇大,纷纷表示要坚持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民情日记”,以“急难愁盼”的要事为落脚点,切实关注并解决群众点滴需求,持之以恒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此外,此次研讨班还组织学员到兰亭街道谢家坞村开展现场教学。参观驻村指导员制度传承馆后,学员们实地感受到了驻村指导员制度在农村取得的成效,学习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经验。
开展“思想碰撞” 擦出基层治理“新火花
研讨班开班前,泉州市委组织部通过深入梳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要问题,精准确定研讨主题。来自不同县区学员交叉分成四个小组,围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党建+’邻里中心运营实效”“完善基层治理平台”等主题,开展了研讨交流和经验分享。学员们逐一谈感想、找不足、谋良策,有针对性提出当前基层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思辨中理清思路、相互取经、凝聚共识、共同提升。
“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成为了学习心得交流中出现的高频词。学员们希冀而来,满载而归,结业式上纷纷表示,本次研讨班有理论的强力支撑、有实践的深刻探索、还有触及灵魂的思想碰撞,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很及时、很充实、很解渴。今后要将学习到的异地经验转化为泉州本土实践,把学习培训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破解基层工作难题、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动力。